第两千四百八十二章 两方合作还是三方共管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那是的。”周至笑道:“就拿阿姨的家乡费县来说,那是皇帝长子少昊封地的近畿,从考古成果上来讲,就是分布在鲁南和鲁北的那部份大汶口文化遗址,以及后来的龙山文化传承。这些都是华夏文明的‘主脉’,有迹可查可证,到今天已经有六七千年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文明没有断绝,中间可供研究的东西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你怎么能够懂这么多。”麦小苗虽然已经习惯了周至的博学,但还是忍不住表达了诧异和佩服:“好像文史方面的内容,基本上你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也太夸张了,我也就中国的文史知识知道的多一点。”周至谦虚的说道:“海外的就一窍不通了,文科和理科本来就不一样,理科更讲究精深,就像你,需要在一个方向深耕;而文科研究的其实是人文问题,社会问题,各个时代的人文和社会问题,肯定都是复杂的,多层次多方面密切关联的,因此更加讲求博大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不能和你比专业精深,你不能和我比知识面,咱们这叫术业有专攻。”

    “那历史上有没有既博大,又精深的那种人呢?”麦小苗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还是有的,比如汉代的张衡,唐代僧一行,宋代的苏颂,明代的徐光启,清代的潘季驯,他们不仅仅是古代的科学家,还文学精通,甚至政治精通,宗教精通,比如苏颂,他的职务最高做到了宰相,同时还是天文学家、天文机械制造家、药物学家,博学多才,于经史九流、百家之说,以及算法、地志、山经、本草、训诂、律吕等学问,无所不通。机械方面发明了类似天文钟的水运仪象台,里面设计了全世界最早的擒纵机构;天文方面绘制了多部星图,历法方面调查研究,并且阐释清楚了当时宋辽两国历法不一致的原因;药物方面编撰了《本草图经》;历史方面主持修订了《仁宗实录》、《英宗实录》;文学方面后人收集了他多篇,汇集成《苏魏公文集》,其中诗歌就有近六百首,有一首长律多达一千四百字,可谓中国‘律诗之最’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统计了一下,这样的人物一般三四百年左右才出得了一个。”周至感慨道:“所以我们也不用跟这些天选之人比,不然就应了那句老话儿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!”麦小苗再次抢答。

    “对喽!”周至给麦小苗夹了块红烧肉表示夸奖:“有这时间啊,不如多吃刘妈做的两块红烧肉来得愉快!”

    麦明东看着和周至巧笑嫣嫣的孙女,不由得暗暗惊讶,肘子对自己宝贝孙女的影响真是太大了,这才去了大凉山多久,都学会好些俏皮话儿了!
    第(2/3)页